上海出台升级版人才机制 营造人才“强磁场”
| 招商动态 |2016-10-04
导读;在人才集聚、人才管理、人才激励等方面,紧跟市场需求,核心就是一句话“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上海升级版人才政策30条昨天发布,在人才集聚、人才管理、人才激励等方面,紧跟市场需求,核心就是一句话“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
上海出台升级版人才机制
此前,上海官方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以来,上海企业高达16.7%的招聘需求,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满足,根本原因就是出现了“人才荒”。因此,上海的人才政策,一再升级,从去年的20条发布,到现在30条发布,不过才过了一年时间。升级版到底有哪些贴近需求的亮点,我们来梳理一下:
降低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制度门槛
“顶尖人才引进不足,缺乏真正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师级人物和高层次创新团队”,这个问题根本原因是“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制度门槛高”。因此,上海在人才集聚制度上做加法:将外籍高层次人才工作团队成员,纳入直接申办永久居留证范围;在上海自贸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经推荐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允许聘用世界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沪就业;进一步提高持“上海绿卡”,也就是海外人才居住证,持证人员的市民待遇;加快推进外国专家证和外国人就业证“两证合一”试点等。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毛大力说:
毛大力:可能在11月1日,上海将正式施行这项两证合一的政策。对外国人来上海、来中国提供更多的方便。
评职称不再看外语和计算机能力
此外,人才管理机制不够活,也会影响人才集聚和作用的发挥。上海人才政策30条,提出了一系列既放权又松绑的政策。其中“评职称不再看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最受关注。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说:
马兴发:所有的科技项目以后就没有职称要求了,有一些从事于创业的人才,他们可能在业务方面很强,但是受评价指标约束,职称不是非常高,但是他们有能力。我们应该让这些人冒出来,一起参与竞争。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机制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率低”这一顽疾,上海完善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机制,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或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沈炜说:
沈炜:人才30条,对于科研成果的收益权、处置权、所有权,有了非常明确的界定,更有利于扩大高校的自主权。这对激发高校活力非常重要。
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
通过一条条改进,一次次升级,全球创新版图上,上海的人才“磁场”效应将日益清晰。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皓说:
陈皓:通过30条的实施,我们希望在上海能够形成一个人才集聚、各尽其才的局面,为人才增添活力、增加动力,为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起到真正的人才保障的作用。
一线城市各出奇招吸引高端人才
其实,上海的做法,不是孤例。产业升级,让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因为如果不能解决人才问题,产业升级就是梦中花、水中月。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流入,目前一线城市各出奇招。
北京对急需的科技、文化、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人才进行规划,并有评价体系,未来高技能人才也将纳入人才引进之列;深圳则进一步放宽了纯学历型人才的落户门槛,对人才入户不设指标数量上限,同时新增社保入户渠道;广州对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给予10万元安家费,对海外高端人才落户、科研、创业提供便利和扶持。
央广点评:放权松绑,为人才增动力、添活力。
像上海这样,对人才孜孜不倦的渴求,在国内已成为一种现象。上海人才政策30条、浙江人才政策25条、苏州人才政策40条……从原来倚重招商引资,到现在更重招才引智,这些城市的战略选择,清晰描绘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轨迹。在创新驱动的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引进一批人才,有时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要想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途径就一条——“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破除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上的瓶颈,才能为人才增动力、添活力,描绘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图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开放的西安临潼和成长中的西安市昊天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真诚欢迎每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公司名称:西安市昊天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联系